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V. Putin)9日在莫斯科主持紀念蘇聯對納粹勝利80周年的活動,藉此高調展現他繼續對烏作戰的資源與意志。普丁擁抱一名北韓將領,慎重接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讚揚士兵的犧牲,並首次在紅場展示俄國製無人機。普丁此舉是向世界宣示,他沒必要在烏克蘭戰場上退讓。
《紐約時報》報導,普丁2022年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起初對俄軍造成災難性後果,但戰局逐漸逆轉。而支撐他逆轉的,包括北韓提供的士兵與彈藥、中國的石油購買與技術支持、俄軍承受大量傷亡、以及源源不絕的俄製無人機。這些戰爭資源,都在紅場上以某種形式現身。透過這場蘇聯式閱兵與軍事炫耀,普丁向全球展現他持續作戰的決心。
普丁向克里姆林宮出席閱兵的1萬1500名軍人致詞時表示:「真理與正義在我們這一方。」其中1500多人參與對烏戰爭。普丁接著使用克宮對這場戰爭的官方說法表示:「全國、全社會、全體人民都支持特別軍事行動的參與者。」
在紅場上,普丁與習近平以及其他領袖一同出席無名戰士墓獻花儀式。今年的勝利日閱兵也展示了俄軍新型科技裝備,如ZALA Lancet空拍無人機。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指出,這場活動的設計意圖明確,就是要傳遞出一項訊息:「如果有人以為俄羅斯已耗盡資源、沒有意志、沒有裝備、沒有兵力,那就大錯特錯了。」加布耶夫說:「這正是他(普丁)想傳達的訊息,但不見得代表這就是現實。」
加布耶夫指出,除了邀請習近平這位全球最有權勢的領導人之一,普丁還接待拉丁美洲最大國家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這些安排展現出,即便遭西方孤立,克里姆林宮依然維持甚至強化與其他地區的關係。
與此同時,為回應普丁的高調行動,英國、法國、德國與波蘭四國領袖於10日聯袂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這是四國領袖首次聯合訪問,強化對烏的支持,並再次呼籲俄羅斯接受為期30天的無條件停火。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下周將展開他第二任期以來的首次的中東訪問,儘管他表示此行不會與普丁會面。川普政府起初對與普丁達成烏戰協議抱持高度期待,但近期則指出,俄方談判要求過高,並威脅可能中止談判。對普丁而言,若能在未作出實質讓步的情況下恢復與華府關係並獲得制裁緩解,他或許樂見美方退出談判。
喬治城大學榮休教授、俄羅斯問題專家史坦特(Angela Stent)表示:「接下來的問題將是:如果美國真的撤出終結戰爭的談判,美俄關係的重設是否還會繼續?這點目前還不清楚。普丁從一開始就想把這兩件事分開來談。」
普丁日前接受俄國國營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俄方「有足夠的力量與手段,將2022年展開的行動推向俄方認為合理的終結方式。」
在勝利日前夕,普丁也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舉行高峰會,簽署多項聯合文件,對美國發出各種明示、暗示的批評。這些聲明似乎意在展現,儘管川普在對俄停火談判與對中貿易戰中提出強硬要求,中俄仍將並肩立場一致。
習近平痛批所謂的霸權主義與霸凌行徑,明顯針對川普的貿易攻勢。而一向強硬批評美國的普丁,這回在期盼與華府重啟關係的背景下,反而成了兩人之中較不具對抗姿態的一方。
「從時機與語氣來看,這恐怕不是俄方理想的安排。」加布耶夫表示:「但這就是當中國夥伴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