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矛盾?賴清德鬆口「不排除新式核能」  網轟:先為廢核道歉

總統賴清德接受專訪時表示,政府不排除新式核電,相信符合3個前提,社會接受度會更大。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總統賴清德接受專訪時表示,政府不排除新式核電,相信符合3個前提,社會接受度會更大。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核三廠2號機本月17日除役,屆時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然而,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專訪談及核電時卻表示,政府不排除先進核能,未來是否要用核電有3個基礎,包括核安無虞、核廢有解,還有社會對話有成,自然而然可以,強調到2032年台灣用電都無虞,真正缺的是綠電。該言論引發大批網友議論,批評「要接受新核至少先為廢核道歉再說」、「只會講好聽話 實際上要看他到底做了什麼」。

賴清德520前接受《財訊》周刊專訪,談及電力議題時表示,很多人問台灣會不會缺電,其實只要上網搜尋「電力即時資訊」,一查就知道備轉容量率都佔10%以上,因此用電量是大家都可以立刻查到的,證明穩定供電沒有問題,即便把人工智慧(AI)的用電需求估進來,直到2032年也都不會有問題。

「現在真正缺的是綠電!」賴清德表示,因應氣候變遷,歐盟已經有CBAM(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未來會對一些產品進到歐盟課碳稅,所以一定要提供台灣產業綠電,特別是以外銷為導向的企業。

賴清德指出,綠電不是只有太陽能、風力,現在也積極發展地熱、小水力、氫能源等各種先進能源,目的就是要滿足因應氣候變遷的綠電需求。政府要主動積極排除包括法律、地目及開發會碰到的各種問題,甚至給予業界投資獎勵。

關於核能問題,賴清德提到,行政院長卓榮泰已經在立法院公開說明過,政府不排除先進的核能。微軟公司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已於美國建造一核電廠,美國政府還在審查機組,媒體指2030年才可能審查完畢,如果新式的核能發電安全更有保障,核廢料也會更少,還有另一種核融合是完全沒有核廢料的,他相信屆時社會接受度會更大,「未來我們要不要用核電,要基於3個基礎,包括核安無虞、核廢有解,還有社會對話有成,自然而然可以做。」

對於賴清德喊話台灣不排除「新式核能」,引發PTT網友熱議,有網友發文指出,台灣的能源問題是要在6年內解決,「世界上現在已商轉的核反應爐解決方案,你要買你看要排隊到幾年後,以目前物價推算造價加計社會通膨可能 一座核電廠沒個8000億到1兆元甚至更多,第四代可以商轉的,老共好像走得比較快,但又不會買,第五代商轉還遙遙無期,結果就是未來至少20年台灣已經死了,基本上別想任何新的核五。」

其他網友也表示,「只會創造新名詞跟新團隊來掩飾政府團隊無能」、「核融合還是個走不出實驗室的技術」、「照台灣的玩法 就核四變成放核廢料的地方吧」、「民進黨說的廢核就是0核,要接受新核至少先為廢核道歉再說」、「說要新核 那廢核非核喊成那樣 政策有錯就認」、「問題是賴說的那三點就空話」、「連社宅都能跳票,更何況是任內蓋不出來的新式核能」、「新式核能?類核能? 詐騙黨正常發揮而已」。

根據民進黨官網顯示,民進黨自創黨以來即堅持「非核家園」的理念,並將此精神落實至黨綱中,主張「反對新設核能發電機組,積極開發替代能源,限期關閉現有核電廠」,並朝此方向努力。然而,賴清德如今鬆口「不排除新式核能」,儘管以「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為前提,但也顯示在能源轉型壓力下,執政黨對非核政策的執行策略,正面臨現實挑戰與彈性調整的考驗。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