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汀禮拜堂冒黑煙 首日樞機秘密會議未選出新教宗

西斯汀禮拜堂屋頂的煙囪冒出黑煙,顯示首輪秘密會議並未選出新教宗。圖/取自梵蒂岡官方媒體中心
西斯汀禮拜堂屋頂的煙囪冒出黑煙,顯示首輪秘密會議並未選出新教宗。圖/取自梵蒂岡官方媒體中心

在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上月(4月)21日病逝後,經過9天的哀悼期,來自70個國家的133位樞機選舉人,當地時間周三(7日)齊聚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Sistine Chapel),展開閉門的教宗選舉秘密會議(Conclave),選出天主教會下一位領袖。

綜合《梵蒂岡新聞》(Vatucan News)與《Euronews》報導,當地時間周三上午10時,樞機選舉人在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參加「為選舉教宗」專用彌撒(Pro Eligendo Romano Pontifice),祈求聖靈指引,下午4時30分,他們齊聚保祿小堂(Pauline Chapel),誦唸《諸聖連禱》(Litany of the Saints)後,列隊進入西斯汀禮拜堂。在與外界隔絕、無法使用電話或通訊工具的環境中,樞機選舉人遵循數世紀的傳統儀式,進行選舉。

進入禮拜堂後,樞機選舉人宣誓承諾,若當選教宗,將忠實履行職務,作為普世教會的牧者,並對選舉過程嚴守絕對機密,抵制任何外部干預。隨後,宗座禮儀總監宣布「全員退出」(extra omnes),命令無關人員離開。教廷榮休講道者(Preacher Emeritus of the Papal Household)、90歲的坎塔拉梅薩樞機(Cardinal Raniero Cantalamessa)隨後發表第二次冥想講道,講道結束後,他與禮儀總監離開,投票正式開始。

首輪投票於周三晚間進行,聖伯多祿廣場上空升起的濃黑煙霧顯示,當晚未選出新教宗。從周四(8日)起,樞機選舉人每天將進行最多4次投票,早晚各兩次,直至選出新教宗。雖然本周樞機表示預期會議時間較短,但選舉可能需經數輪投票。過去一個世紀,教宗選舉通常需要3至8輪投票。例如,1978年僅在位33天的教宗若望保祿一世(Pope John Paul I)在第3輪當選,其繼任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則需8輪,而已故教宗方濟各於2013年在第5輪當選。

梵蒂岡消防隊已於上周五(2日)在西斯汀禮拜堂屋頂安裝煙囪,作為選舉結果的標誌。若133位樞機選舉人中至少89位未能達成共識,煙囪將冒出黑煙;白煙則預示新教宗誕生。所有選票在投票後將被焚燒,煙囪冒出的煙霧將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宣告天主教會新領袖的誕生。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