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不斷出現的「疑美論」,受邀訪台的美國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5日表示,「不可思議」;他指出,川普總統第一任已經將中共列為美國頭號敵人,並著手部署制中戰略,只是新冠疫情打亂計畫,第二個任期,川普已經著手落實制中戰略。
台灣人對於美國台海政策的關注度讓余茂春驚訝,從官員、計程車司機到旅館女服務生,人人都關心,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對於川普制中的決心及想法,卻不了解。
余茂春指出,1970年代美國為了聯中抗蘇開始接觸中共,為爭取中共而放棄了美國傳統外交政策的原則,以追求共同利益為主軸,對於人權、貿易、台灣問題,採取「求同存異」的立場;直到2015年川普競選美國總統才認定對中「求同存異」損害美國利益,進而主張打破這個教條、框架;川普的高級官員都認定中共是美國重大威脅,威脅程度更勝前蘇聯,這是因為蘇聯與全球市場經濟是脫鉤的,但中共卻是利用市場經濟來反市場經濟,因此,美國必須主動反制中共。
余茂春強調,川普第一任就將中共列為美國頭號威脅,並採取行動來扭轉情勢,貿易戰是他首先使用的手段,目的是逼迫中國縮減對美巨額貿易順差,但因為國會兩度彈劾他,讓他無法集中全力對付中國,再加上新冠疫情來搞蛋,讓他無法連任。
然而,第二任,川普要全力對付中國的阻礙都消失了;余茂春指出,俄羅斯的經濟實力連中共的1/10都不到,都能在烏克蘭問題上危害西方安全,更何況是中國;第二,中共軍力經過這幾年已經大幅增強,這也難怪川普國安團隊都是對中的鷹派,甚至比他還鷹派;第三,現在沒有新冠疫情,川普可以放手大幹,逐步落實他的制中大戰略。
在制中的大戰略下,川普的關稅、政緣政治舉措施其實就是針對中國,余茂春指出,川普第一任時只對中國的鋼鋁加徵關稅,但放過友邦,沒想到中國鋼鋁竟然透過美國友邦洗產地,因此,這次川普對全球加徵關稅,包括鄰邦的加拿大及墨西哥,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國洗產地。
就連買格陵蘭、收回馬拿馬運河、盡快結束烏克蘭戰爭,余茂春認為,都是川普想集中力量,全力對付中國。
過去都說是美中關係影響美台關係,但余茂春提醒,是川普政府開始將對台政策從美中關係框架中擺脫,2020年,副國務卿基思·克拉奇(Keith Krach)、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能訪台,就是因為2018年,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開放美國官員與台灣全面接觸。
余茂春還要台灣不要忽視自己在美國眼中的價值,例如現在的台灣已經不是70、80年代那個完全要依賴美國的台灣,就像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半導體就是美國所依賴的對象;還有台灣的民主在美國得到朝野的認同,因此國會任何友台法案都很容易就通過。
針對梅花新聞網提問:台灣出現疑美論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川普在台灣問題與中共進行交易,余茂春回應,川普是喜歡交易,但他絕不接受不好的交易,不會不顧及原則性問題,例如他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直接對話,但對結果不滿意,他就不接受,因此,川普絕對不可能出賣台灣;台灣會出現疑美論,還有中共煽風點火的因素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