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潛艦國造「海鯤艦」遭爆「進水」,媒體記者來電詢問有關造艦工程管線洩漏問題,下面是造艦工程基本常識,希望對大家理解與戳穿某些鬼話有幫助;
1. 只有管路系統會洩漏,不是管線會洩漏,線是電纜線、信號線與通信線,線路上導通的是電力與信號,那些都不是氣態或液態流體,所以不是管線洩漏,而且管路系統洩漏,那些線纜是不會洩漏出任何流體,但若是裸露時會可能產生故障,亦有可能讓人觸電死亡,但是不會讓艙間淹水。
2.造艦工程所有管路系統,不論管道是用來流通海水、淡水、艦用燃油、航空燃油給水、蒸氣、氮氣、滑油或是高壓空氣,在聯通灌入前述流體前,都要運用高壓氣體實施「壓磅」測試,原則上測試壓力要達到超過額定工作壓力值150%。換言之,假若在此管路系統正常工作狀態是100psi,「壓磅」測試壓力就要測到250psi才算合格。
3.請注意「壓磅」測試重點在於管路系統接合處之焊道、焊點與結合閥組之法蘭盤(flange),還有連結不同法蘭盤之迫緊(packing)與墊片;至於各個管道本身,早就在出廠時就進行過「壓磅」測試,在造船廠接合各管道與閥組施工前,管道更要經過「壓磅」測試,確認合格後,才會開始進行焊接作業。所以管道本身產生洩露可能性微乎其微,所有「壓磅」測試重點都是針對管路系統接合處之焊道、焊點與結合閥組之法蘭盤(flange),還有連結不同法蘭盤之迫緊(packing)與墊片。
4.在此必須提醒,「壓磅」測試不是只要求達到前述標準,當達到「壓磅」測試壓力後,還要繼續在此測試壓力維持相當時間,這個過程稱為「站磅」,許多人都將這個用辭誤寫成「暫磅」,那個是錯誤用辭。至於維持測試壓力要多久,各個管系都有不同「站磅」要求時限;有些是兩小時,有些是四小時,更有長達二十四小時之測試要求規格。在「站磅」測試過程中,必須嚴密監控管路系統壓力變化狀況,並據以判斷是否存在洩露狀況,最可能洩露位置在何處。
5.除非完全沒有任何洩露現象,否則就必須再三調整與更換迫緊與墊片,並且檢查焊道是否存在砂眼致使產生洩露現象。一直要再三確認後,才會開始通聯灌入管路系統內所預備流通之流體。所以造艦工程會因管線洩漏造成艙間泛水現象,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臺灣社會懂造船工程規範專業人士到處都是,假若不想道聽塗說隨人起舞,隨便打個電話就可以找到專家;臺灣國際造船替海軍造過那麼多艘軍艦,從來就沒有發生過管線洩漏艙間泛水主機癱瘓前例,為什麼這些離譜怪事都會發生在這個潛艦國造案上,只要看看是誰在放話,就知道這只能當成小説情節聽聽就好⋯⋯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