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索馬利蘭是否已淪為外交雞肋?

索馬利亞抗議台灣與索馬利蘭來往,禁止持台灣護照入境,賴清德總統去年520就職,接見索馬利蘭特使長老院第一副院長阿塞德。圖/取自總統府官網
索馬利亞抗議台灣與索馬利蘭來往,禁止持台灣護照入境,賴清德總統去年520就職,接見索馬利蘭特使長老院第一副院長阿塞德。圖/取自總統府官網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4月22日索馬利亞因為我國與索馬利蘭維持往來關係,祭出禁止持台灣護照入境制裁手段對我施壓,儘管外交部在4月29日對外發佈聲明表達立場,但是否能夠獲得外交管道與索馬利亞直接交涉,確實令人懷疑。

眾所皆知,我國與索馬利蘭雖然能夠互派代表團,在表面上維持交往關係,不過由於索馬利蘭本身係脫離索馬利亞尋求獨立建國,因此除衣索比亞給予外交承認外,其餘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其政治獨立,所以在國際舞臺毫無地位可言。就外交利弊得失精算而言,對我國在國際社會毫無加分作用,並且因此開罪索馬利亞,在國際政治運作上只有減分效應。

假若當初綠營高層認為索馬利蘭願意與我建立往來關係,在國內政壇足以產生政治聲望加分作用,看來亦是異想天開過度期待。假若以經營對外關係五大工作面向來說,分別由政務、商務、僑務、學務與領務等角度切入,吾人更可理解到索馬利蘭對我來說,根本就是無足輕重。維持此種交往關係,對外在國際社會不能產生任何作用,對內亦毫無政治宣傳價值,確實是個食之無味但又棄之可惜外交雞肋。

賴清德總統接任以來,整個政務運作基調就是推卸責任;只要國內政務推展不順時,就怪罪在野黨抵制杯葛,對外關係發展不若預期時,就抱怨北京打壓。總而言之就是不願意面對現實,發生問題就是別人的錯。

但就索馬利亞對我採取制裁措施,假若吾人不知道自我反省理解問題出在何處,看不出與索馬利蘭發展關係,在根本上就是與索馬利亞採取敵對立場,對其國家主權完整產生威脅,支持該國分離運動,索馬利亞採取報復措施,完全不令人意外。當初我國欲與索馬利蘭建立關係時,其實就應該從外交層面精算整體利弊得失,而且胃發展對外關係,冒著開罪其他國家風險是否合宜,亦是確實值得檢討。

依照目前狀況顯示,我與索馬利亞往來關係,顯然已經走入死胡同,毫無對話溝通協商空間可言。儘管外交部為能挽回顏面,對外宣稱將採取對等性報復措施,但就雙方實際交往關係來說,索馬利亞與我關係本來就不密切,採取同樣手段抵制對方護照,根本就無法讓對方政府或民眾有感,說實在話,這種對等性報復手段,只不過是搪塞各方質疑,安撫臺灣鄉親之阿Q式精神勝利法。

外交務實或是務虛都在一念之間,日前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東南亞三國,外交部都針對這三國與北京所簽外交聯合公報提出抗議,但是由於我國與這三國具有高度實質關係,商貿往來與投資合作都有其重要性,因此儘管在檯面上發表抗議聲明,但絕對不會採取任何制裁措施,以免降低雙方實質往來關係。

但從維護索馬利蘭關係,不惜開罪索馬利亞,甚至採取報復性制裁措施來看,顯然執政高層並不在乎我與索馬利亞之間來往關係。但話說回來我與索馬利蘭之間往來關係,更是無足輕重。外交部將重點擺在此處,究竟符不符合成本效益?恐怕值得反省檢討。

政府處理外交關係,經常在媒體報導後就無下文;舉例來說,日前聽說南非政府預備將我代表處,強迫遷出首都普利托利亞,當媒體新聞熱頭過後,究竟後續發展如何卻無人聞問。相對於國內與索馬利蘭以及索馬利亞,幾乎毫無往來互動,是否國人更應關注我與南非互動關係發展?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