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自強一路83巷的一處建案在2022年因地下工程疏失,導致鄰近7棟透天厝出現傾斜,全被判定為危樓需拆除,儘管舊址搭起圍籬、掛出建照,卻毫無動工跡象,住戶淚訴建商根本假和解、零進度。對此,高雄市工務局表示,開調處程序依法依規辦理,且工務局已邀集起、承、監造、住戶及相關單位共計召開5次協調會議,後續將持續督促建商履約並完成重建事宜。
高雄前金區自強一路的工地原本預計興建15樓高住宅,2022年3月22日工地發生塌陷意外,經建商緊急搶救後復工,同年8月14日同一地點又出現滲水滲砂,造成路面塌陷,自強一路、自強一路83巷共有7棟透天厝傾斜受損,被判定危樓,經取得災損戶同意後已全數拆除。
而負責的建商育瑪建設則已將基地脫手,目前該案持續興建中,當時7戶受災戶中,有6戶選擇以原地重建方式和解,約定由建商負擔租金至新屋完工,原訂2025年完工,另1戶則採取提存方式。不過,由於和解協議中的各項承諾未能如期履行,住戶只能自行租屋居住,面臨財務壓力。
高雄市工務局也透露,「育瑪建設從未提存現金作擔保等事宜」,原先承諾提存的5000萬元專戶也未曾真正到位,目前,雙方已因履約爭議對簿公堂,已進入司法訴訟。其中一位80歲的受災戶表示,她因租屋支出感到壓力巨大,擔心未能在有生之年回到自己的家。另一住戶則說,雖然危樓報告僅包括68號,但因連棟設計,他家透天被拆後,牆面、連通走道與樓梯、化糞池皆無法使用。法院卻要求他舉證房損由育瑪造成,感到相當荒謬。
根據《ETtoday》報導,育瑪建設董事長郭炳峰當初承諾每月支付租金補償,卻在短短6個月後就跳票,「和解書約定的房損賠償金只付了3期,正好躲過詐欺取財罪的構成要件,然後就不付了」。至今,租金補償已經積欠2年,重建進度詢問郭炳峰,也僅得到「沒錢」2字回應,和解戶質疑,育瑪早已將基地賣出,現在圍籬掛建照卻未動工,懷疑建商「分明是想趁機脫產」。
對此,高雄市政府建管處表示,經了解目前和解戶與建商已進入訴訟階段,本案工務局已邀集起、承、監造、住戶及相關單位共計召開5次協調會議,工務局將持續督促建商履約並完成重建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