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長陳冲在中廣舉辦的「32%關稅 台灣何去何從?」研討會上表示,美國對台課徵32%高關稅10日中午正式生效,雖然目前已暫緩實施,但台灣政府第一時間宣稱不報復,並以「零關稅」為談判起點,非對症下藥的策略。他警告,此舉在台灣缺乏與美國自貿協定(FTA)及正式邦交背景下,將使未來談判處於劣勢,難有效應對川普政府的關稅壓力。
這場研討會由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主持,邀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教授朱雲鵬、台大政治系教授蘇宏達及淡大財金學系教授聶建中,共同探討台灣在美國關稅戰下的因應之道。趙少康表示,川普的關稅政策非單純為徵稅,而是意在迫使各國帶著「禮物」上門談判。他批評民進黨政府過早將台積電投資作為籌碼,且對美方呈現予取予求姿態,令人憂心台灣談判立場的脆弱性。
陳冲:談判挑戰重重 台灣恐後於70多國
曾任閣揆及金管會主委、對台灣經濟政策有深入洞察的陳冲在會中指出,高關稅將推升物價,導致房地產與股市等資產價格崩跌,對台灣經濟構成全面威脅。台灣經濟70%仰賴外銷,美國為去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國,若對美出口受阻,企業訂單減少將引發減產、無薪假甚至關廠裁員,廣泛衝擊勞工生計與國內消費,恐拖累整體經濟。
他分析說,台灣想和美國談判,但目前已逾70國爭相與美方協商,台灣恐難名列前茅。相較其他擁有美方邦交或FTA的國家,台灣在談判桌上先天不足,挑戰更大。陳冲質疑政府當前策略是否充分,認為僅以不報復與零關稅為起點,無法有效爭取有利條件。
朱雲鵬與蘇宏達則從國際視角切入認為,川普決策受美國國內選民壓力制約。若中國對美商品因關稅大漲,推高美國通脹,恐影響明年期中選舉,進而牽制川普政策。然而,台灣作為小經濟體,單靠外部變化難以扭轉劣勢,需更積極的內部準備。
聶建中則表達對政府談判能力的擔憂,指出當前缺乏管道、魄力與專業人才,恐在談判中「五毛給一塊」,越談越糟。他甚至建議,若無十足把握,不如暫緩談判,以免損害更大利益。
根據日前媒體報導,台灣已組成對美談判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相關部會,及學界與業界代表。但確切名單,至今未對外公布。不過根據學者建議,民進黨應多尋找經驗豐富且曾為政府做事、有實務經驗的前朝官員諮詢,陳冲、財經專家胡勝正、外交老將錢復等,都曾為台灣在關鍵時刻貢獻心力。遺憾的是,賴政府至今未見整合人才動作。
趙少康在研討會上最後說,對照國民黨執政時期,面對金融海嘯的快速反應,民進黨至今拿不出有效可行的應對方案,鄭麗君率團到美國協商,到底有沒有管道?能掛到幾號?能見到誰?現在都是未知數,我們只能祈禱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