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裡頭展示1架二戰時期中華民國空軍「I-16」戰機,機身有青天白日塗裝,但最近被網友發現已改為五角紅星塗裝,遭到網友批評「太扯了」,認為無論如何應當要尊重歷史。
大陸軍事資訊博主「金陵上空的鷹」23日發文稱,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將抗戰時期的中國空軍伊16(I-16)戰機模型,塗裝,改成了蘇聯空軍的紅星塗裝,也附上改造前後對比。
該文表示,「在抗戰期間,無論是中國空軍還是蘇聯援華飛行隊駕駛的伊-16戰鬥機,都是標準的中國空軍塗裝,從未有過蘇聯空軍的任何標識」,「抗日航空烈士館作為專業介紹空軍抗日航空英烈的展館,犯這種低級錯誤很不應該」。
館方人員稱這是前蘇聯抗戰時期援華飛機,改塗五角紅星,是「恢復原狀」,不過「金陵上空的鷹」展示中國航空博物館裡的另一架「伊-16」戰鬥機塗裝,也是二戰時中華民國空軍機的模樣,而非紅星塗裝,文章下面有網友也留言,「無論如何應該尊重歷史,覺得不合適可以不展出」,「官方自己搞歷史虛無主義,呵呵」,「應該尊重歷史,讓後代人知道國軍衛國抗日之慘烈與悲壯」。
央廣報導稱,「I-16」是蘇俄早年的一款下單翼、全金屬製的軍機,綽號「小蒼蠅」,在民國26年七七盧溝橋抗戰爆發後,透過俄援,成為中華民國空軍的戰機機種之一。
報導指,締造了「八一四」空戰功勳、被譽為中華民國空軍戰神、筧橋英烈的高志航,最後駕駛的軍機就是I-16。中華民國空軍的很多先烈先賢,例如楊夢青、祝瑞倫就是駕駛著I-16,在堅苦卓絕的8年抗戰中、為了中華民國的生存,英勇搏擊、血灑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