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蕭茲在國會信任投票失利 德國國會將提前改選

德國總理蕭茲(圖)16日在國會的信任投票中失利。圖/ 取自蕭茲臉書
德國總理蕭茲(圖)16日在國會的信任投票中失利。圖/ 取自蕭茲臉書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16日在國會的信任投票中失利,進一步動搖現任政府本就岌岌可危的權力基礎,這個歐盟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必須在明年2月提前舉行國會大選。現年66歲的蕭茲雖表態爭取連任,但民調顯示,他所屬政黨支持率遠低於反對黨聯盟,讓蕭茲連任之路充滿挑戰。

美聯社報導,在德國國會733個席位中,記名投票結果顯示,蕭茲獲得207張支持票,但有394名議員投下反對票,另有116票棄權。這一結果遠低於通過信任案所需的367席多數門檻。

蕭茲目前領導的少數派政府因11月開除財政部長而導致三黨執政聯盟瓦解。隨後,幾個主要政黨領袖達成共識,將於2月23日舉行國會大選,比原定時間提前7個月。這次信任投票是必須的法律程序,因為戰後德國憲法不允許聯邦議會自行解散。接下來,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必須決定是否解散國會並宣布選舉。史坦麥爾有21天的時間做出決定,考慮到選舉時間安排,外界預計他將在聖誕節後宣布。國會一旦解散,選舉必須在60天內舉行。

然而,實際上,競選活動已悄悄開跑。中左派的社會民主黨(SPD)領袖蕭茲向國會議員表示,這次選舉將決定:「我們這個強大的國家是否有勇氣為未來大力投資?我們是否對自己和國家有信心?還是要因為一再拖延亟需的投資,而賭上我們的未來,甚至破壞國內團結和繁榮?」蕭茲向選民提出的政見包括:「改革」德國嚴格的債務上限規則,提高全國最低工資,並降低食品的增值稅等。

中間偏右的挑戰者、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黨魁梅爾茨(Friedrich Merz)則反擊蕭茲說:「你讓國家陷入了戰後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之一。」梅爾茨指責蕭茲:「你站在這裡,卻說一切照舊,要靠舉債來犧牲年輕一代,繼續揮霍資金……你今天的講話中甚至沒提到一次德國經濟的『競爭力』。」

關於俄烏戰爭,蕭茲表示,德國是烏克蘭在歐洲最大的軍事援助國,他希望繼續支持基輔,但他堅持不提供遠程「金牛座」巡弋飛彈,擔心加劇戰爭的升級風險,並強調不會派遣德軍參戰。他說:「我們不會做任何危及自身安全的事。」

梅爾茨則主張提供烏克蘭遠程飛彈,並表示:「我們不需要你們的政黨來教訓我們何為戰爭與和平。」但他也補充,柏林的各政黨在「全力以赴,儘快結束這場烏克蘭戰爭」有著絕對的共識。

民調顯示,蕭茲的社會民主黨支持率遠遠落後於梅爾茨領導的主要反對黨聯盟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而綠黨副總理哈貝克(Robert Habeck)也加入競選行列,但他的黨支持率更低。極右翼政黨德意志另類選擇黨(AfD)的支持率持續攀升,其候選人魏德爾(Alice Weidel)參選總理,但由於其他政黨拒絕與AfD合作,該黨幾乎沒有執政的可能。

德國的選舉制度傳統上會產生聯合政府,民調顯示,沒任何政黨能單獨獲得絕對多數席次。選後,預計將進行數周的聯合政府籌組談判。

信任投票在德國極為罕見,這個擁有8300萬人口的國家向來重視政治穩定。這是戰後德國歷史上第六次總理信任投票。蕭茲也成為歷史上第三位透過信任投票失利迎接改選的社民黨總理。

上一次發生在2005年,當時社民黨總理施若德(Gerhard Schröder)發起信任投票,最終輸掉大選,由中間偏右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上台,並連續執政長達16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