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漢廷:對岸是中國人 我們也是 不該為文化認同道歉

台北市議員侯漢廷30日在臉書發文談中國文化認同,他認為,未來縱使總統府(圖)倒塌風化,中國依然存在。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台北市議員侯漢廷30日在臉書發文談中國文化認同,他認為,未來縱使總統府(圖)倒塌風化,中國依然存在。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近來兩岸撕裂,賴清德總統把對岸當作敵對勢力。台北市議員侯漢廷今(30)日在臉書發文說:「中國人」認同不難理解。看到年輕朋友指責「不齒某人為了錢背叛故鄉」,其實正凸顯了自己的狹隘。

侯漢廷表示:民國78年以前出生的朋友,在台灣是讀國立編譯館教科書長大的,小學的作業簿都會寫著蔣公遺訓:「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在1990年代以前,台灣多數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認為台灣是個省(因為當時尚未凍省),是普遍且正常現象。說過自己是中國人的藝人多了去。從小家庭教育環境社會化過程,塑造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表述中國認同,正是對自己故鄉的肯定。而隨後凍省、時任總統的陳水扁把教科書去中國化,才造就現在年輕學子越來越「獨」。

侯漢廷指出,不是為了錢說自己是中國人,而是,中國本是故鄉。如果不能理解時代背景的代溝差異,將之抹為投共貪財,何其粗暴狹隘。中國,是歷史的、民族的、文化的、血緣的,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如魏蜀吳及南北朝,皆只是漫長中國的一部分。任憑秦宮漢闕化做衰草牛羊野,縱使天安門與台北總統府皆已倒塌風化,中國依然存在。

台灣人擁有選舉制度、健保,完全無礙於台灣人擁有中國認同。戰國七雄各有建樹,而成中國瑰寶;兩岸各自為民謀福,百年後亦中國佳話。對岸是中國人,台灣人不需放棄中國認同。隔壁是地球人,你也不會因此否認自己是地球人。至於國號與制度之異中求同,是我政治人物職責,何關人民樸素的文化血緣認同?

台灣是家園,中華民國是當今政府,而中國是悠久沈澱的文化歷史血緣認同。侯漢廷說:「我是國立編譯館的最後一屆生,我從小在家庭在學校,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告訴我,住在台灣是台灣人,我祖先來自中國,我的國家是中國,當前國號是中華民國。」

身為中國人,並非狹隘地僅指當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中華民國的人民,而是不分地域、不分朝代、不分當家是哪個政權,只要共享中華文化,哪怕遠在美國的唐人街,都能抬頭挺胸說一句自己是中華兒女、是中國人。侯漢廷也對民眾喊話:鄉親吶,生長在台灣,為中國文化驕傲,沒毛病。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