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6 日即將登場的台灣立委罷免案,是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罷免投票,也吸引了外媒的關注。《路透》於 昨(22 日)發布一篇專題報導,直指中國大陸力挺在野的國民黨,並警告這次罷免行動可能會改變台灣國會的權力版圖;對此,國民黨今天回應,特定國際媒體已多次引用民進黨高層不具名消息,出來洗地好幾次,呼籲民進黨特定人士不要再放話給外媒來出口轉內銷,在台灣民主關鍵的時刻,拜託所有國際媒體應秉持中立資訊透明、具名原則。
據報導指出,儘管賴清德總統在 2024 年贏得選舉,但民進黨在立法院並未取得多數席次。在野的國民黨掌握優勢後,頻繁通過執政黨反對的法案,並大幅刪減政府預算,尤其是國防支出受到壓縮,這使得台灣在中國大陸日益升高的軍事威脅下處於更被動的地位。面對這種情勢,台灣的民間團體發起了這次罷免運動,並強調這是一場「反共」行動,指控國民黨與中國大陸往來密切,損害台灣主權。
路透稱中共介入罷免宣傳 國民黨批評民進黨「綠色恐怖」
報導認為,中共並未對這場罷免案保持中立立場;《路透》指出,自 2025 年初以來,中國大陸官方媒體及其附屬的社群帳號已針對罷免議題發布超過 425 則文章與影音。這些內容批評民進黨政府濫用民主制度、打壓在野勢力,甚至將現況形容為「綠色恐怖」。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 6 月的記者會上更公開批評賴清德「打著民主旗號行獨裁之實」。
面對中共明顯的宣傳支持,罷免案的推動者曹興誠直言,中共的介入言論恰好證明國民黨與中國大陸共產黨同站一邊,反而鞏固了罷免的正當性。曹興誠強調,這場運動是為了守護台灣的主體性與民主價值。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指出,中共與國民黨在反罷免言論上的一致口徑令人憂心,顯示北京正試圖透過輿論戰干預台灣內政。
對於外界質疑與中國大陸關係密切,國民黨則嚴正否認與中共進行任何合作;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表示,這次罷免是台灣內部民主機制的體現,是兩大政黨爭取民意的競爭,與中國大陸無關。
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寬裕在談到綠營對國民黨「親北京」的指控時提出了反駁;林寬裕強調,「這是不公平的指控」,我們一直強調的是,我們是「親溝通」的。
國民黨回應《路透》,希望民眾能出來表達他們對賴清德的不滿,因賴清德無能且加劇了與中國大陸的緊張關係;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也表示,「民進黨利用其壓倒性的宣傳網絡,在台灣社會製造了一種對中國大陸的恐懼感」。
針對《路透》的報導,凌濤今天在記者會上怒轟,特定的國際媒體已多次引用民進黨高層不具名的消息出來洗地好幾次,呼籲民進黨特定人士不要再放話給外媒來出口轉內銷。
凌濤表示,在台灣民主關鍵的時刻,拜託所有國際媒體應秉持中立資訊透明、具名原則,所有資訊應該要更公開的給全台灣民眾來評估,不要放話給特定的外媒來出口轉內銷,這對台灣的民主是絕對的傷害,應該交給台灣民眾來決定這一次726選舉的結果。